蒙自市人民医院
急救电话:0873-6969120
医院办公室:0873-3717567
  1.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知识

世界卒中日|行动起来,预防卒中

作者:xjk 日期:2020-10-29 08:21:36 点击数:

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脑卒中俗称为“中风”,是公众第一“健康杀手”。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全球每年增加近1700万名脑卒中患者,其中,我国每年新发患者约270万人,脑卒中是我国第一致死病因。它不管从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突发率都是非常高的,是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为此,市人民医院开展了义诊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对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促进公众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为积极做好脑卒中防治工作,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提高广大市民对脑卒中防治的意识


当天上午,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俊、护士长王婷婷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在南湖广场对广大群众通过现场宣教、发放手册等方式,指导市民正确防范脑卒中,传播卒中预防、急救及康复的相关知识技能。


神经内科主任陈俊提醒广大市民,卒中虽然凶险,但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预防。这个病跟我们的平时日常生活是有极大关系的,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喝酒等等,都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从生活行为上应注意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还有不要吸烟,少喝酒。很多人都认为脑卒中是老年病,然而,如今脑卒中患者在45岁以下的比例不断攀升。如今不少年轻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且不注重休息和控制血压,令脑卒中有年轻化和城市化趋势。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近100名市民,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者、房颤患者、吸烟人群、肥胖人群等脑卒中高危因素人群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认识,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为进一步建立脑卒中防治规范奠定基础, 同时深入宣传了脑卒中防治知识,倡导群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误区1:突发口角歪斜就是中风


突发口角歪斜不一定都是中风,可能只是面瘫。中风病人是会出现突发口角歪斜, 但还会伴有言语含糊、呛咳、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老年人多见,且常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而突发的面瘫多为面神经炎所致,发病年龄偏轻,是由于过度疲劳、熬夜、受凉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感染造成的,常伴有不自主流泪、刷牙及喝水时流口水,不会有肢体乏力麻木症状。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误区2:年轻人不会得脑卒中

很多人认为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实际上年轻人也可能会得脑卒中。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外,还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血液病、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查找原发病并进行治疗是年轻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误区3:手脚发麻就一定是中风了

手脚发麻不一定都是中风,可能是颈椎病、腰椎病造成的!

“中风”病人是会有手脚麻木,但一般都是突发的一侧肢体麻木,有时会伴有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含糊症状,老年人多见,且常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而经常出现单独手脚麻木,且与特定不良姿势有关,长期伏案工作及久坐的人容易出现,这需要做相关检查已明确是否存在颈椎病、腰椎病。


误区4:发生脑卒中要躺床上不动

发生脑卒中不一定都要躺在床上不动!

如果是脑出血,建议在出血吸收前尽量躺在床上不要动,但可以进行适当的肢体按摩。但如果是脑梗死,绝对不能躺在床上不动,而是建议尽早进行正规的康复锻炼,以降低肢体致残程度。如有可能可以下床活动,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加速痰液的排出。


误区5:定期输活血化瘀药可预防脑梗死复发

许多脑梗死病人出院后经常会定期到医院要求输活血化瘀药物,以期望能预防脑梗死复发。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预防脑梗死复发也就是脑卒中二级预防,必须要根据每个病人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一般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压药、降脂药。


误区6:血脂正常了就可以停用降脂药物

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特别是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的重要“元凶”,必须与其长期作战,将其尽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所以,即便血脂正常了也切忌擅自盲目停用降脂药物,以避免“坏”胆固醇反弹升高,大大增加脑卒中复发的风险。


误区7:腔隙性脑梗死若不尽早输活血化瘀药物就会加重


所谓腔隙性脑梗死,是属于脑梗死的一种,只是病灶小,通常病灶直径15毫米~20毫米,甚至更小,多半位于脑深部。常见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及高龄。大多数病人并没有临床症状,只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一般不需要紧张和过分担心,没必要马上或定期输活血化瘀药物,只需要干预相关危险因素及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随便看看